《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发布 今年计划安排60余次发射任务
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显示,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将完成1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进一步完善长征火箭型谱。
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1月18日在北京透露,2022年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当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曾衍德说,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效应对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东北华北等地气温将走低 南方地区将迎来降雨过程
过去一天,全国大部地区雨水稀少,气温回升明显,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西部、新疆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或浮尘。预计今明两天,将有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及黄淮等地气温下跌明显,并伴有大风天气,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有望创新低,公众需做好防风御寒措施。其中今天,冷空气将主要影响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黑龙江、吉林中部、辽宁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等地,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8℃,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10℃;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阵风可达7~8级。
中国气象局:2025年基本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工作体系
1月17日,中国气象局印发《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明确未来三年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目标、业务布局和重点任务。《计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观念,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由分散、粗放、相对独立发展向集约化、研究型、安全性、融入式转型发展,提高以智慧人影为主要特征的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为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国家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提供强有力保障。
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提到,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教育部部署高校招生工作:严格开展报名资格审核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高考改革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夸克物质整体极化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日前,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等科研人员,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方向,相关成果于1月1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
陆发隆研究组合作揭示通过poly(a)尾巴重塑母源mrna调控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
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在该过程中,人类胚胎8-细胞时期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卵子和胚胎中dna是不转录的。因此,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主要受卵子中储存的母源mrna调控。2023年1月17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remodeling of maternal mrna through poly(a) tail orchestrates human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东北林业大学刘玉胜研究团队、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赵涵/吴克良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兵研究团队、东北农业大学王加强研究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发隆研究组合作完成。
数完9万颗星星,他们推翻了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研究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泛转录组”首次用于rna测序分析
近日发表在《自然·方法》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csc)的研究人员介绍了有史以来第一种使用“泛转录组”分析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的方法。分析一个人的基因表达需要将他的rna图谱映射到一个标准参照物,以深入了解基因在多大程度上“开启”并在体内发挥功能。但当参照物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进行准确映射时,研究人员可能会遇到问题,这被称为参照偏差。由ucsc生物分子工程副教授本尼迪克特·帕特恩领导的一组科学家发布了一个工具包,允许研究人员将个人的rna数据映射到一个更丰富的参照物上,解决参考信息的偏差,并带来更准确的映射。
全球近2/3珊瑚礁鲨和鳐或濒临灭绝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保育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有近2/3的珊瑚礁鲨和鳐物种濒临灭绝。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从濒危物种的占比上看,珊瑚礁鲨和鳐的灭绝风险是所有1199个已知鲨和鳐物种灭绝风险的近两倍。因此,有必要立即采取保育行动,如本地保护、渔业管理和执法以及建立海洋保护区来保护这些物种。
研究揭示直肠癌辅助放化疗毒性血清代谢组学特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研究员团队与浙江省肿瘤医院朱骥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erum metabolic traits reveal therapeutic toxicities and responses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对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的直肠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代谢特征变化,并发现了一系列与放化疗毒性和疗效相关的代谢特征和功能代谢物。
特定基因突变促进心血管疾病发展
据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项新研究,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研究小组与美国研究机构合作,已经证明编码蛋白p53基因的获得性突变,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2022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公布,伊利荣获3大奖项
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2022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伊利集团凭借“减脂乳制品风味提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乳源生物转化新型活性肽的发掘及其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优良益生双歧杆菌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转化”项目,分别斩获一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力证伊利科研强劲实力。
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公布
日前,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关于“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推荐授奖项目”的公示》。由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城市雨水量质协同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通过专业组和评审委员会两级评审,从六百余个报送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揭晓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根据《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评审、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审核,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请自治区党委同意,对促进西藏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决定授予余成群研究员“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授予“西藏藏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创建与繁殖新技术开发应用”等7个项目为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优质牦牛乳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13个项目为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p6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