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月13日开幕 数字变革中教育有了这些变化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月13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近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现场参会。会议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还将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和发布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等。
海洋负排放又有新动作!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双“中心”成立
近日,海洋国际标准化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会上,“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暨“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共同建设。中心整合香港多所大学和内地重要涉海机构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在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领域创新研发海洋国际标准,建设中国海洋国际标准创新平台和孵化基地。
开工!“中国复眼2.0”将完成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
2月14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开工活动在重庆市云阳县举行。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计划于2025年建成。
中国新发现一种碳酸盐重稀土新矿物,以陈毓川院士名字命名
近日,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审查、投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鹏副教授、姚薇博士(现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文强工程师与其合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武教授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毛景文院士等申请的新矿物通过审查,正式获得批准。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英文名为yuchuanite-(y),中文名为毓川碳钇矿,矿物为缩写ych-(y)。该新矿物以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的名字命名。
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预计初春结束
2月13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截至1月29日的最新监测表明,2023年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不过,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未来三个月,拉尼娜事件将于2023年初春结束。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启动
据广东省气象局2月14日消息,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已在广东启动,并在佛山市举行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广东省气象局介绍,依托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该局与北京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致力于开展龙卷风专项观测试验,完善龙卷等强风灾害的灾损评估方法。通过实验室建设,有望深入研究深入龙卷风及其母体风暴的形成机制与监测预警预报技术,从而提升我国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防御能力。
教育部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
2月13日下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主论坛上发布了7项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标准化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把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动能。研制数字教育领域相关标准规范,将加快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进而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协同推进数字教育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
猴头菇中活性物可促进神经生长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展的一项临床前试验发现,猴头菇中的一种活性化合物能促进神经生长,从而增强记忆力。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神经化学杂志》,有望为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认知障碍开辟新途径。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在白矮星p模式震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苏杰和李焱研究员合作,利用星震学方法对一颗可能存在p模式震动的极小质量白矮星进行了研究,不但实现了对白矮星内部元素丰度轮廓的探测,而且对p模式震动的实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上。
新模型阐明生命可能起源
在《科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揭示了寻找答案的关键信息。该研究对发现生命起源、寻找其他行星上的生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生命及其起源的研究通常涉及多种学科,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一个名为金属组学的新兴领域,该领域探索金属在执行细胞功能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生命的进化,对某些金属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新研究旨在确定数十亿年前微生物首次出现时可能存在哪些金属。
中科院空天院实现超快波长切换的宽调谐范围长波固体激光光源
2023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的资助下,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声光偏转器(aod)调谐技术和光参量振荡技术(opo)实现了8.0-8.7μm长波激光的可调谐超快波长切换,波长切换时间优于100μs,波长个数≥70个,单个波长谱宽≤30nm。该激光器能够在长波波段快速扫频且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将为我国复杂环境中的毒性气体遥测、光电对抗等提供优质的激光光源。
一种蛋白能与新冠病毒结合并阻断感染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在人体肺部发现了一种蛋白lrrc15,这种新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结合而阻断其感染,并在人体内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这一发现为科学家开发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或应对肺部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研究揭示水氧化产氧的连续变价动力学微观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王秀丽研究员团队在光催化动力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反应时间尺度瞬态吸收光谱方法,揭示典型催化剂四氧化三钴(co3o4)上催化水氧化产氧(oer)反应过程中多中心多步骤的连续变价动力学微观过程,并揭示反应中间体快生成、慢转化的动力学特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利用柔顺机构的可重构天线问世
可重构天线是未来通信网络系统(如6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的许多可重构天线设计存在不足:它们在高温或低温下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功率限制,或者需要定期维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将电磁铁与柔顺机构相结合,推出了其概念验证可重构贴片天线。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全国高校均已建成健康驿站
“目前,全国高校均已建成健康驿站。将根据实际需要和规范要求,执行入站标准,开展在站服务,做好出站安排。”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已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指引》,明确了高校健康驿站建设要求,推动高校依托校医院、医疗机构科学统筹高校内外的医疗服务资源,建成符合规范标准的健康驿站。
湘潭大学发现222颗热亚矮星
2月12日从湘潭大学获悉,该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雷振新和国家天文研究员赵景昆等人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洲航天局gaia观测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并通过分解光谱证认了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
长缆科技荣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共评出2022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人物奖“高景德科技成就奖”获奖者2人;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共计5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8项。
甘肃建投建科院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奖项名单揭晓,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的“既有住宅梯井一体化装配式加梯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二等奖。
62岁药学家李又欣逝世
著名药学家、我国高端制剂创新药自主研发的先驱与卓越贡献者,特聘专家、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安生物董事会副主席、非执行董事李又欣博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12日8点39分在烟台逝世,终年62岁。据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k8凯发旗舰官网介绍,李又欣博士,绿叶制药集团全球研发总裁。中国化学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员,国际控制释放学会会员,中国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烟台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又欣博士在新药及新型制剂开发,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等领域拥有近三十年研发经验。主持以及作为技术骨干开发的治疗帕金森氏症的新药neupro,治疗癫痫的新药vimpat以及治疗尿失禁的新药toviaz都已在欧美上市,并成为重磅产品;发明多种用于长效缓释微球制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其中3种已成功进行工业化开发。
p33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