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刘思毅 来源|群响刘老板(id:applemanliu641)
这是我阅读张小龙的 8h 文档的第 5 篇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价值。
在这一篇中,张小龙主要讲,我们如何用最本质、最简单的方式来思考用户的需求,以及最抽象、最简单的方式来提供k8凯发旗舰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觉得不是在说如何做微信,而是在说如何做群响。
1,
要产品还是要运营,张小龙说,做一劳永逸的事情是最好的。
很多时候,要知道我们在开发的时候,做的到底是类型还是一个一个的实例,做实例会累死,做类型可以节省很多效率。
如,微信的漂流瓶,就是单纯一个漂流瓶,没有运营,qq 邮箱有很多漂流瓶的种类,为了不断刺激用户,需要不断的运营,累死。
2,
我们更倾向于做更本质的东西,至于他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那是用户的自己的行为。
我们同类型的思路,把所有实例都做了。
按此方法做了很多特性之后,发现已经没有改进的空间了,那就不需要改进了。
因为一改进就容易具体化,一旦开始具体化,就会不断的具体化,就没有可以想象的空间了。
3,
让用户推动用户。
我们常常会认为,发现用户行为不太好,可以让系统去教育或者引导用户,让用户符合我们的期望。
但是一旦这样的方法用的多了,就不那么好了。
(本质上还是不鼓励运营驱动的意思)
4,
极简方能不被超越。
摇一摇是非常好的体验,怎么才能不被超越呢,怎么才能把竞争对手的各种小变化的可能堵住呢?
就是变得足够简单,简单到已经无法再被优化。
5,
面向未来做设计。
即使微信在一开始的时候有漏发消息这样的技术缺陷,但是仍然坚持不做「已送达」,因为未来 100% 一定默认可以发送到。
6,
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体验。
(对群响服务的借鉴意义是,秒回的响应,是很关键的)
7,
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不如不做
好奇心是产品经理的驱动力,你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己不感兴趣的需求。
8,
保留变化。
我们没法一下子就做一个功能全面的东西出来,如果我们在第一个版本就做全面功能的话,一定是错误。
用户的一些心态,很多时候和我们预想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把事情一步到位,做细了,可能会出问题。
9,
如果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推广。
当一个产品在还没有到爆发点的时候去推广,投入和收益是不太成比例的。
在邮箱时代,我们并不希望那么快速的去鼓励用户,从 qq 面板的邮箱图标进入邮箱,
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准备,用户进来后,抱怨速度很慢,那下次点进来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所以没有做好准备就导入用户,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当用户形成了印象后,下次想再拉动用户的成本就会高很多。
10,
kpi 只是一个产品的副产品,好的产品自然会产生好的增长曲线,不应该为了 kpi 去改变产品。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会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哈哈)
11,
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如果还没有好的k8凯发旗舰的解决方案,一定不要先去做,因为我们收到的需求会非常多,
当没有想好方案,或者想到的方案会带来很多副作用,硬要去解决,可能会得不偿失。
张小龙举了一个例子,发错群消息,做了一个中间方案,区分群聊的文字气泡颜色,但还是觉得不好看,就放着。
(最后有了撤回,不得不说撤回很棒)
12,
如果k8凯发旗舰的解决方案很复杂,一定是问题错了。
好问题不应该导致k8凯发旗舰的解决方案太复杂。
13,
在每个细节中体现认知。
张小龙吐槽说,微博后面的来自 iphone,没有意义,也没有认知,不懂为啥哈哈哈。
14,
给用户选择权。
除了核心功能之外,微信给予用户完全的卸载权,包括朋友圈、语音视频聊天。
所谓的平台,就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核心架构,可以支撑更多的插件插入,这是一个平台。
(啊,一个朋友友说微信是积木,就是这样)
15,
尊重用户。
在尊重用户这一点,微信一直做的不错,张小龙认为。
如,最基础的用户隐私保护,不诱导用户做一些事情。
如,给用户发送的邮箱,能不能不是系统管理员,而是更人性化的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的产品经理。
16,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张小龙举了一个例子,微信的语音,靠近耳朵就可以变成听筒模式,但是用手遮住光,是不行的。
微信可以识别用户的耳朵,因为不是通过遮光去判断,是通过动作的识别做到的。
17,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产品特性。
朋友圈为啥没有提供滤镜,是因为张小龙觉得,真实的生活就不应该有滤镜。
朋友圈滤镜其实很早就做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会反思,我们真的需要滤镜吗?
如果不反思这个问题,我们最常规的做法就是不断的完善滤镜,越多越专业的滤镜越好,这样结果不会有错,但未必是好的。
我们对特性的设计,是非常主观的,跟我们做产品的价值观和态度密切相关。
18,
改变用户习惯。
张小龙说,改变用户习惯充满成本,但有些时候值得做,也是主观判断。
举例是,微信改变了人们不经允许打扰对方的习惯,电话就是一种不经允许的打扰,不需要。
以后用微信说。
19,
抛弃不人性的创新。
我们一般很少去说创新这个词,因为创新这个词,如果你去说他,也许他就不是创新了。
之前看到一句话很经典,「你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 」——— 贝索斯。
聪明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缺少,但是我们往往把聪明表达得过分了,会在产品里面,会在很多地方,千方百计地表达出来。
这种表达,你认为是一种创新,单缺未必会被用户接受。
20,
避免战略行为,代替真实需求。
我们常说,把什么跟什么打通就好,比如我们把什么跟什么,整合就好了,
我们要多做「拉动」「导入」「导出」「导流量」,要「多平台」,要「全面」。
我一直很回避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产生的副作用我很清楚。
比如一些多合一的产品,来多几次就知道多合一是不好的,好的产品是不需要打包销售的。
之所以说这些方法在通常情况下都不好,是因为它不来自用户的需求层面,而是为了数据层面,是为了想象中的结果。
以上。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群响刘老板(id:applemanliu641)
p6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